在黨史學習教育中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史增信,就是要增強信仰、信念、信心,這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學習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從黨領導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感悟信仰的力量,為實干興邦提供強有力的精神支柱。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撐中國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強大精神力量。
從百年黨史中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歸根到底是因為馬克思主義行!”成功的實踐活動離不開科學理論的指導,馬克思主義就是真理性和價值性相統一的科學理論。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理想信念的先進政黨,馬克思主義以人類的幸福為價值目標,歸根結底是關于人民如何過上美好生活的科學理論。
中國共產黨誕生以前的一代代優秀的中華兒女為挽救民族危亡進行了各種各樣的斗爭,但都沒能改變舊中國的社會性質,都未能實現讓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價值目標。中國共產黨誕生后,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堅守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實現了人民的解放和民族的獨立。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百年奮斗的歷程,盡管有過曲折和艱辛,但只要堅守著為人民美好生活而奮斗的價值目標,就一定能帶領人民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革命和建設道路,就一定能夠獲得人民的廣泛支持和衷心擁護。
從百年黨史中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任何成功的實踐都堅持了價值尺度與真理尺度的統一。價值尺度是指價值主體以自己的需要和利益作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尺度。真理尺度是指價值主體認識和改造世界必須遵循客觀規律。百年輝煌黨史的歷程,既是中國共產黨為人民主體的需要和利益奮斗的歷史過程,又是中國共產黨深刻把握并認真遵循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和中國共產黨執政規律的過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實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黨和人民歷經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不僅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路徑,更找到了尋找路徑的方法,那就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相結合、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兩個結合”成功的歷史經驗更加堅定了我們對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從百年黨史中堅定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以人民的利益為自己的利益,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將群眾路線作為黨的根本工作路線。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群眾以主人翁的姿態登上歷史舞臺,掌握了自己的命運,成了國家的主人,成了自己的主人。百年黨史的光輝歷程就是黨帶領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歷史進程。
價值論的評價范疇是主體對于客體是否滿足主體需要以及滿足程度的價值判斷,評價標準是反映到評價主體意識中的主體需要和利益。“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生動地描繪了人民的社會評價主體地位。中國共產黨自誕生之日起,就緊緊圍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題,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價值是客體屬性滿足主體需要的現實效應,主體是價值這個對立統一關系中矛盾的主要方面,主體的需要是價值的根本尺度。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將人民的需要作為努力的方向,始終把人民作為實現目標的主體力量。馬克思主義偉大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都將人民作為價值目標主體,同時也將人民作為實現價值目標的實踐主體。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夢的本質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馬克思主義、選擇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是人民主體從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出發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的價值判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進一步深度融合,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這就是人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的肯定性評價。